快樂健康 歡慶端午
時序即將進入盛夏,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在粽葉飄香與龍舟競渡鑼鼓聲中到來,由於傳統民俗活動的多元化,更為端節增添歡慶和樂的氣氛。
端午節又稱端陽節、五月節,與春節、中秋節向為中國人最重視的三個民俗節日。端午時值炎炎夏日,正是癘疾肆虐、百毒齊出之際,所以端午之由來,可追溯先人為驅邪避疾,祈求身心平安的民俗,嗣後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,更增添尊崇聖賢的歷史意涵。
端午節是政府明訂之民俗節日,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傳說,即是戰國末年楚國「三閭大夫」屈原投江殉國的故事。屈原憂國憂時,屢獻忠言,力斥奸佞,卻不見容當道而遭流放,其報國宏志抑鬱難伸,最終選擇投江自盡,以身殉國,他所表現的愛國情懷,迄今仍為後人所稱頌。
在臺灣,端午節龍舟競賽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,從龍舟製作、比賽過程乃至圓滿結束,都有一套嚴肅莊重的儀式。龍舟競賽不僅是一項鍛鍊體魄的休閒活動,亦可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,在鑼鼓喧天的競賽中,操槳者齊心協力,合作無間,奮勇向前,象徵著同舟競渡,唯有和衷共濟,才不致抵消前進的力量,最終邁向成功的彼岸。在國家這條船上,意見多元化自屬常態,但是大家如果能夠化異求同,採取包容的態度,以合作代替對抗,自然能將彼此的力量轉化提升為動能,進而促進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。
端午節的另一重要意義則是驅除疫疾、重視環境衛生與個人保健觀念的闡揚。端午過後即為盛夏,蟲蠅孳生,易罹患傳染疾病,再者,夏季食物保存不易,衍生諸多飲食衛生問題,因此,端午飲雄黃酒、懸掛艾蒲、配戴香囊的習俗便沿襲至今。這些習俗均有其科學上之根據,也蘊含著保健觀念,不僅是先人智慧的結晶,更是傳統文化累積的精髓。隨著時代變遷與醫療衛生的進步,過去辟毒驅疾的方式未必全然適用於今日,但若能藉此提醒大家注重環境維護與衛生保健,本著預防重於治療的原則,採取積極有效的防範措施,必能降低疾病發生的機率。
臺灣夏季一向是病毒流行的季節,尤其季節更迭,下雨頻仍,居家環境內外如有積水容器,更增加病媒蚊孳生機會,登革熱疫情可能一觸即發。而腸病毒則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,但是只要勤於洗手,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即可有效避免感染。此外,去年肆虐全球的H1N1新型流感疫情威脅依然存在,大家不可輕忽,特別是幼童及年長榮民抵抗力較差,更應時時保持警覺,慎防疾病之傳染。
端節期間,輔導會各附屬機構不但舉辦慶祝與訪慰活動,共同歡慶佳節,曾金陵主任委員也以大家長身分,親赴榮家向榮民長輩賀節,並訪視單身獨居榮民及貧苦遺眷,表達溫馨關懷與誠摯慰問,行程中亦殷殷叮嚀榮民袍澤做好夏季衛生保健,希望大家在夏令期間保持平安與健康。
在歡度端午佳節的同時,我們除了體會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傳承與習俗內涵外,也應從現代衛生保健的角度詮釋此一傳統節慶,持恆重視個人飲食保健與環境衛生,相信必能遠離疾病,快樂健康的度過炎夏。(點閱次數:379)